2020年第42卷第12期目次及摘要
2020年第42卷第12期 目次
自然辩证法:一个富有生机的研究主题
——纪念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2020)
胡伯·茲瓦特(1)
从复杂性科学看恩格斯的系统辩证法思想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范冬萍 韩滨宇(21)
新科技革命视野下科学与人文融合发展的世界图景
——《自然辩证法》及其理论范式的再思考
梁军 陈学琴(27)
概念知识启动的语境依赖原则
向必灯 李平(35)
哥德尔纲领的若干版本
杨睿之(42)
统一性与因果机制解释
苗杰(48)
欧拉关于曲线曲率的研究
刘茜(56)
气候与人类历史观
李晓岑 周绍强(62)
近代土壤地理学的国际主义
——以土壤学家马布特为中心的考察
宋元明(69)
科学数据共享问题:
一个博弈论视角的讨论
李思宇(76)
人们对人工智能做道德决策的
厌恶感之源及解决之道
丁晓军 喻丰 许丽颖(80)
走向稀土大国的创新之路
——包钢稀土一厂的技术创新(1978-1982)
霍知节(87)
论Being汉译两派之共同预设
李菁(9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科学价值观的转换与目的
黄瑞雄 蒋飞燕(103)
陈珪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
齐磊磊 吴思柳(110)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自然辩证法》与现代科学技术”论坛综述
(118)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1-12期)总目录
(12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年征订启事
封三
2020年第42卷第12期 摘要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编者按:
本专题收录的文章,尽管角度各异,但写作的背景和主题是一致的。2020年是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这位思想家、哲学家和伟大的“第二小提琴手”,并在新的时代推动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向前发展,是我们编发这组文章最基本的背景。基于这个背景,两位国内学者和一位欧洲学者围绕自然辩证法系统辩证法思想、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理论范式所蕴含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以及自然辩证法所具有的丰富的问题意识进行了讨论。本期人物评传则讲述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共同体的先辈们开创了良好的学术传统,我们期待这组纪念文章能够推动学界关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深入思考。
(专题策划:梁军)
自然辩证法:一个富有生机的研究主题——纪念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2020)胡伯·茲瓦特(伊拉斯姆斯大学哲学学院)
从复杂性科学看恩格斯的系统辩证法思想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范冬萍 韩滨宇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摘 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典范。从复杂性科学重新解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可以发现,恩格斯辩证法思想与当代系统科学哲学的一些概念和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第一,恩格斯在思考自然界及其发展历史、自然科学及其分支科学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一种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辩证思维。第二,恩格斯在描绘自然界自我运动和演化的辩证图景时,提出了物质运动不灭思想,强调事物转化的内在能力,这正是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的一个核心思想。第三,恩格斯的质量互变规律可理解自组织临界性和复杂性突现的另一种表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中所蕴含的系统辩证思维,对于理解和解决当代自然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仍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关键词: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复杂性 系统 辩证法引用本文:范冬萍 韩滨宇. 从复杂性科学看恩格斯的系统辩证法思想——《自然辩证法》及其理论范式的再思考[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21-26.
新科技革命视野下科学与人文融合发展的世界图景
——《自然辩证法》及其理论范式的再思考
梁军 陈学琴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自然辩证法》彰显了恩格斯对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关注,凸显了他致力推动科学与人文走向统一的努力。然而,伴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与人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相背而行”的趋向。值得注意的是,以信息技术为肇启的新科技革命带来了与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社会发展不同的新特点,“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案,科学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世界图景可能正在加速来临。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科学与人文 大数据 世界图景
引用本文:梁军 陈学琴. 新科技革命视野下科学与人文融合发展的世界图景——《自然辩证法》及其理论范式的再思考[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27-34.
科学技术哲学
向必灯1 李平2(1. 九江学院电子商务学院;2. 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 要:关于语境在概念知识启动过程中的作用,存在三种基本观点:(1)概念知识的启动完全独立于语境(自动激活原则);(2)概念的核心部分是自发启动的,其他部分的启动依赖于语境;(3)所有概念知识的启动都依赖于具体的语境(语境依赖原则)。本文提出了两种支持语境依赖假说的概念知识启动模型——语境-指称启动模型(RPEC)和语境-语义启动模型(SPEC),前者诉诸于概念的指称功能并要求启动项和被启动项之间存在特定的时空关联,后者诉诸概念的语义并要求启动项和被启动项之间存在语义关联。进而还论证了语境依赖原则相对于自动激活原则所拥有的解释与认知效率优势,以及词形相似性和语音相似性效应与语境启动效应之间的归属关系。
关键词:概念知识 语境 启动效应引用本文:向必灯 李平. 概念知识启动的语境依赖原则[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35-41.哥德尔纲领的若干版本
杨睿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摘 要:哥德尔及后来学者发现的独立性现象是当代数学哲学讨论无法回避的。哥德尔纲领是作为实在论者的哥德尔对独立性现象的回应,体现了对理性的乐观态度。在本文中,作者试图按照乐观的程度,把哥德尔纲领细分为不同的版本。武丁计划被认为是当代集合论研究中对哥德尔纲领最忠实的实践。本文将在上述区分的基础上更清晰地定位武丁计划,并探讨其可能的哲学后承。关键词:乐观的理性主义 哥德尔纲领 武丁计划引用本文:杨睿之. 哥德尔纲领的若干版本[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42-47.统一性与因果机制解释苗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在覆盖律模型之后的科学解释领域,有两种途径即统一主义的途径和因果途径在相互竞争。近年来这两种途径有合流的趋势,出现了一些将统一性与因果解释相结合的解释理论。文章对这些尝试进行探讨。文章从对事件的相似性、解释相关性这两个问题入手,论述了在因果解释中结合统一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结合进因果解释的统一性的两种观念,即认识上的统一性和本体论上的统一性。进而总结了统一性与因果解释相结合的至上而下的途径和至下而上的途径。本文认为,统一性与因果解释的结合,实际上是解释要实现的两种理解,即整体的理解与局部的理解的综合。
关键词:统一性 因果解释 事件相似性 解释相关性
引用本文:苗杰. 统一性与因果机制解释[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48-55.科学技术史
欧拉关于曲线曲率的研究
刘茜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摘 要:曲率是描述几何对象弯曲程度的量,针对不同对象的曲率研究体现了微分几何的发展历程。之前的相关研究认为,欧拉在1786年发表的文章中引入辅助单位球面和密切平面,用纯数学的方式第一次给出空间曲线曲率的计算公式。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了描述弹性细绳在受到外力时形成的曲线,欧拉已经在物理背景下给出了空间曲线曲率的求解方法。基于相关原始文献,围绕弹性细绳形成的曲线与曲率问题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新的视角解读欧拉对于空间曲线曲率的研究思想和具体过程,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微分几何的早期发展历史。
关键词:微分几何 单位球面 密切平面
引用本文:刘茜. 欧拉关于曲线曲率的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56-61.
气候与人类历史观
李晓岑1 周绍强2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2. 云南开放大学)摘 要:本文认为,气候作为自然界最基本的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寒冷气候是历史发展的原初动力之一。气候背景下的人类历史观主要是研究不同气候环境下,“自然”、“社会”和“人”这三个核心要素的相互关系,强调人类活动、历史发展与自然界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进一步认为北极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绝对点,也是观察世界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制高点。这样的历史观以自然因素作为基础,对研究人类社会进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候 历史观 纬度 北极
引用本文:李晓岑 周绍强. 气候与人类历史观[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62-68.宋元明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摘 要:作为土壤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美国土壤学家马布特是近代土壤学当之无愧的先驱。他师出名门,初学地质,后转而研究土壤。主持美国农业部土壤调查处长达25年,对美国大部分农业土地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正式的土壤分类方案。他打破学术壁垒,将俄国土壤学理论系统地介绍到美国,大大推动了美国土壤学的发展。他参与筹备和组织了国际土壤学会和国际土壤学大会,对世界很多地区的土壤均有研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者”。
关键词:马布特 土壤学 国际主义 俄国学派
引用本文:宋元明. 近代土壤地理学的国际主义——以土壤学家马布特为中心的考察[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69-75.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数据共享问题:一个博弈论视角的讨论
李思宇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 要:本文试图用博弈论讨论科学数据共享问题,通过一个简单的“鹰-鸽”型进化博弈模型,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给出了数据共享实现的一个充分条件,进而讨论了推进科学数据共享的可行的政策措施。关键词:科学数据共享 博弈论 数据政策引用本文:李思宇. 科学数据共享问题:一个博弈论视角的讨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76-79.人们对人工智能做道德决策的厌恶感之源及解决之道丁晓军1 喻丰2 许丽颖3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3.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为了借助人工智能来应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滞后问题,跨学科、跨文化的大量研究都在关注对人工道德智能体的设计、实现和发展。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元问题应该是:人们究竟是否希望由人工智能做道德决策?来自道德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一些实证研究表明,答案是否定的,并且该厌恶感的来源可能在于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缺乏完全的、完整的心智。而要想有效提高人们对人工智能做道德决策的接受度,一方面应将道德决策主体的合法范围延伸至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则应进一步对人工智能进行拟人化,提高人工智能被感知到的体验性(热情)和能动性(能力、专长性),以增强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共情和信任,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利用伊丽莎效应并避免恐怖谷效应。
关键词:人工道德智能体 道德决策 道德滞后问题 心智感知 拟人化
引用本文:丁晓军 喻丰 许丽颖. 人们对人工智能做道德决策的厌恶感之源及解决之道[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80-86.走向稀土大国的创新之路——包钢稀土一厂的技术创新(1978-1982)霍知节(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稀土金属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1958年我国首建稀土合金厂,历经艰辛成长为包钢稀土一厂,1978年跨入发展的新时期。文章依据包头钢铁稀土公司和稀土研究院第一手资料及相关史料,阐述改革开放初在国家重大科技政策支持和科研院所的协助下,该厂进行生产建设、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过程。重点剖析自主创新和借鉴学习国际新技术,研发高品位稀土合金的技术细节,并讨论影响和意义。关键词:白云鄂博矿 包头钢铁公司 稀土一厂 稀土合金 技术创新引用本文:霍知节. 走向稀土大国的创新之路——包钢稀土一厂的技术创新(1978-1982)[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87-93.
科学技术文化研究
论Being汉译两派之共同预设
李菁
(同济大学哲学系)
摘 要:关于Being的汉译纷争由来已久、至今未果。粗略地可将混战诸方简划为存在(有)派与是派。两派虽主张各异,却大概分享如下共同预设:(1) 名词Being源于动词to be,故欲理解Being须回返to be;(2) to be具备两种不同、甚至互不相干的用法即系词用法和非-系词的存在用法。第1条预设是比较合理的,但第2条预设值得商榷。To be的系词用法和存在用法不但非截然二分,而且在根底处纠结一体。所有系词包括现代汉语里的系词是本就无可争议地内含存在义。以是译Being根本不会遗漏Being原有存在之义。比较两派对海德格尔Sein之汉译可知正是因为两派囿于第2条预设,从而可能错失了对Sein之更佳理解。关键词:Being to be 存在 是 系词引用本文:李菁. 论Being汉译两派之共同预设[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94-105.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价值观的转换与目的黄瑞雄1 蒋飞燕1,2
(1.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自觉从思想文化层面寻找民族复兴的道路,他们以“科学”作为价值尺度,重新评估中国的传统价值,并试图重建新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一时期的主流科学价值观范式由器物科学价值观至制度科学价值观,再转换到了文化科学价值观,而建构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目的是以科学文化去除传统文化糟粕,并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价值创建一种全新的文化,以利于救亡图存、兴族强国。其范式转换以及救亡图存目标已经达成,但新文化建设以及兴族强国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科学价值观 范式 转换引用本文:黄瑞雄 蒋飞燕.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价值观的转换与目的[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103-1109.人物评传
陈珪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齐磊磊 吴思柳
(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陈珪如学习自然辩证法缘于她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找到了自然科学与革命的结合点。1949年,陈珪如编译了我国最早一本以《自然辩证法》为书名的著作,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成果。陈珪如创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自然辩证法教研组、是复旦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首任主任、培养了20多名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弥补了当时国内自然辩证法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她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委会领导成员、是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在讲授“自然辩证法”时,她坚持“百家争鸣、克服教条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生致力于实现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结合。
关键词:陈珪如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列宁主义
引用本文:齐磊磊 吴思柳. 陈珪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12): 110-117.﹌﹌﹌﹌﹌﹌﹌﹌﹌﹌﹌﹌﹌﹌﹌﹌﹌﹌﹌﹌﹌﹌﹌﹌﹌﹌﹌﹌﹌﹌﹌﹌﹌
END